文明實踐志愿服務
要避免“六個單一化”
在全國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中,各地區在推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發展的時候,力求按照中央的部署,結合本地的實際,適應群眾的需求,探索和創新志愿服務活動,力求做到“傳播新思想有魅力、開展新服務有活力、創造新生活有動力”。但是,我們在試點縣區以及街、鄉村調查時發現,文明實踐志愿服務中存在行政化、形式化、單一化、機械化等問題。為此,我們提出避免“六個單一化”,開拓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創新發展的思路,與各地區交流分享。
文明實踐中心及所、站的展示設計,盡量將宣傳新思想內容與黨員、群眾實踐體驗的內容相融合,交相輝映。文明實踐中心及所、站的展示既要符合政治性、規范性,也要體現豐富性、活潑性,才能夠讓干部群眾“喜歡看、有啟發、長見識、鼓干勁”。
目前,在各個全國試點縣區以及省市級試點縣區,送課下基層、送課到鄉村成為文明實踐講師團重要的任務,安排非常多,場次非常密。且有些專家講課理論性太強,不接地氣,群眾聽了一次就不想再聽了。我們認為,文明實踐宣講團送課到鄉村的形式和內容都可以創新。
要更多鼓勵分散式、靈活性、有針對性的“送課”,如送課到炕頭、到田頭、到店鋪、到門口。這樣的傳播形式既不干擾鄉村群眾的生產生活,也貼近群眾的行為習慣,傳播新思想新文明更受歡迎、更有效果。
2.內容上講師團成員要善于將新時代新思想的元素,與自己的體會、經驗相結合,與自己對社會的認識和思考相結合,通過講故事、講體會、講思考、講觀點的漸進過程,讓基層干部和鄉村群眾聽得懂、學得進、用得上。
一些文明實踐試點的鎮、村,開展志愿服務項目的種類較少、形式單一,更多是一次性轟轟烈烈的活動,缺乏日?;?、生活化的影響力。因此,如何引導向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發展,實現常態化和持續化,需要進行輔導和幫助。
要引導各鄉村將原有臨時性、短期性的志愿服務活動,逐漸常態化和日?;?,轉變為持續服務群眾、改善民生的項目。
2.不斷延伸和豐富項目文明實踐志愿者就要善于在原有項目的基礎上,不斷開發和延伸,推出更多更細的志愿服務項目。文明實踐講師團志愿者將宣講的項目與服務的項目結合,開發靈活多樣、實用有效的新項目,就能夠吸引群眾、受到歡迎。
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在深入鄉村社區為群眾提供關愛和幫助的時候,要注重服務對象多樣化和群眾需求多變化,而不能運用簡單和機械的方式。其實,在一些簡單、零碎的服務之時,不斷增添一些服務內容,不斷變換一些服務形式,就能夠讓鄉村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具有新的魅力和吸引力。
通過到一些試點交流時,地方領導和基層干部反映了“了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的內容,看到的到處都是宣講、咨詢、演唱,感覺比較單一,不夠實際?!逼鋵?,這與很多地方的傳播形式單一化、機械化有直接的關系。因此,我們要注傳播的多樣性和豐富性。
有些地方對于志愿服務的機制簡單化理解,一方面認為就是搞搞宣傳活動,造完聲勢就可以了;另一方面認為就是將原來的志愿服務活動匯合起來,集中開展和宣傳推廣就可以了。這種單一化的認識,不能夠充分發揮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的創新特色、豐富成效。通過調查發現,避免機制單一化,就需要大膽探索、積極創新。
如文明實踐中心(所、站)與黨群服務中心、文化藝術中心、村民祠堂等合作,共享資源、共創業績。
2.建立社會參與機制除了黨政推動之外,要通過面向社會各界的發動和激勵,形成專業志愿者隊伍、特色志愿者隊伍、村民志愿者隊伍、學生志愿者隊共同參與,為鄉村文明實踐提供多樣化、可持續服務的機制。這些社會力量具有靈活性,能夠擺脫行政化、形式化的干擾,切實有效服務鄉村群眾的利益需求,廣泛多樣傳遞黨的關懷。
3.建立資源共享與互補創新的機制除了黨政推動之外,要通過面向社會各界的發動和激勵,形成專業志愿者隊伍、特色志愿者隊伍、村民志愿者隊伍、學生志愿者隊共同參與,為鄉村文明實踐提供多樣化、可持續服務的機制。這些社會力量具有靈活性,能夠擺脫行政化、形式化的干擾,切實有效服務鄉村群眾的利益需求,廣泛多樣傳遞黨的關懷。
我們認為,鄉村志愿服務要提高針對性,不斷設計和實施有特色和吸引力的項目。在一些簡單、零碎的服務中,不斷增添一些服務內容,不斷變換一些服務形式,就能夠讓鄉村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具有新的魅力和吸引力。